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(記者欒紅 廉軍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2011年秋季我國啟動“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”,國家每人每天補助3元,當地再補一元,2300萬學生吃上營養餐。相關評估報告顯示,學生經常感到饑餓的情況基本消失,男生平均身高增加2釐米左右,女生增加1釐米。學生的笑聲多了,身心更加健康。中國之聲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:檢驗營養午餐。13-12-10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>>>
 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吉祥鎮袁河小學,學生們的一天是從一個雞蛋開始的。寧夏為西海固地區的11個縣區農村在校生和縣城寄宿生提供一個熟雞蛋,比國家的“營養午餐”還早了一年。雞蛋還在蒸爐里,學校食堂師傅馬榮英又忙著做午餐了。4元午餐共有13種搭配。袁河小學校長趙曉強說,每周的菜價不同,需要公示。
  趙曉強:“原材料周採購,然後周食譜公示,這個是當時食譜的價這是我們進菜的時候是一周一進,進來了以後就公示。(校長說公示)”
  早餐饃饃,午餐饃饃,這是很多學生三年前的固定食譜。如今,紅寺堡區學生的營養午餐由寧夏醫科大學搭配而成,每周一變。
  記者:“這一周以來你最喜歡吃什麼呀?”
  學生:“豆牛肉。”
  記者:“你喜歡吃米飯還是喜歡吃饅頭啊?”
  學生:“米飯。”
  寧夏的財政收入在全國排名並不靠前,對教育的投資卻不留餘力。
  寧夏自治區教育廳財政處處長李曉延說:“在分配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時,向試點縣傾斜,標準比非試點縣生均高出105元。”
  紅寺堡區教育局局長鄢鈺說,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讓4塊錢都吃到學生的肚子里,問題是物價上漲,4元標準卻一時難變,以前每位孩子每天能吃50克的牛肉,現在只能吃35克了。
  鄢鈺:“一斤牛肉我們這兒達到了一斤30塊錢,4塊錢太少,只能是吃飽的問題解決了,在吃飽的前提下考慮營養。”
  做好營養午餐,從省里到縣裡再到學校,都在精打細算。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負責營養午餐的評估,秘書長盧邁說,完善營養午餐計劃,最需要的還是適當提高補助標準。
  盧邁:“因為現在肉價還是上漲的,其他的食品價格都上漲,所以根據這個情況,應該適當地向上調整,比如說四塊。”
  (原標題:檢驗營養午餐:寧夏——營養餐的幸福與艱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73tildb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