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好人 做好事 懂得感恩
  □東方今報記者 李亞林/文 見習記者 張歡歡/圖
  問:您家的家風是什麼?
  李周娃:我父母親都過世了,但都是高壽,父親88歲,母親93歲,結婚60年他們從沒吵過架。兩位老人給家裡留下的家風,就是要求孩子們一輩子要做好事,不能做壞事,而且要學會感恩。
  問:這些家風是怎麼形成的?
  李周娃:我們家的家風沒有刻在匾上,也沒有寫在紙上,從小到大,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,深深扎根在我和弟弟妹妹的心裡。以前,我父親曾救過一位老幹部,危難之時,把他藏在家裡的紅薯窖內,躲過一劫後,這位老幹部在洛陽市當了一名區委副書記,這段緣分也一直延續到現在。我父親常告訴我們,平時能救人就救人,能幫人就幫人,做好事不要怕吃虧。
  我和老伴結婚50年,自己是當兵出身,雖然沒有文化,但很在意對兒女的教育,我也常給自己的3個孩子說,要做好事,不要做壞事,與家人、鄰裡、親戚都要和睦相處,要做一個誠信的人,要守規矩,多學文化,不要搞一些虛偽的東西。
  問:家風對您有哪些影響?
  李周娃:我兄弟姊妹6個人,一直以來,父母一輩子的善良不但影響了我們6個家庭,還影響了我們下一輩的孩子。我現在年近70歲了,1993年下崗後,沒有要國家一分補助,開始做些小生意,賣饅頭糊口,但遇到要飯的、落難的人,就會免費送饅頭。
  2000年,河南許多地方遭受水災,我當時就捐了200多元錢,20年過去了,平時遇到有難的就儘力幫一幫,一直到今天,一共捐了3萬多元,還有汶川大地震,玉樹大地震,我們一家人都捐了款,我母親、孩子都很支持。現在,我平日做社區義務志願者,幫助別人,開心自己,有句話說得好,何樂而不為。
  問:在為人處事中,您是怎樣運用家風的?
  李周娃:好的家風不僅影響一個家庭,更影響這個家族。拿我來說吧,我在兄弟姊妹6個人中是老大,父母的老房子拆遷之後,按村裡的風俗,由男孩子繼承,但我覺得應該平等對待,父母在世時,我們每個兒女都盡孝在身邊,我就認為這是一個家庭的福分,所以,我就主張把補償款均分,相比一個村裡,一些家庭因為補償款甚至在打官司,我覺得這很不值當。
  2012年,一次我住院期間瞭解到患白血病的人很多,就做了個決定,捐遺體,隨後就給省紅十字總會寫了信,希望等我去世後,把自己的遺體捐出來,2013年年初,這個申請得到了批准,現在,我老伴同樣的申請也快得到批准了。我覺得,人活著要有人生意義,死後也要有價值,自己對別人有用,也是生命的一種延續。孩子們一開始有意見,但慢慢也理解了。
  問:您怎麼看待家風這一傳統文化?
  李周娃:家庭是國家的組成部分,每個家組在一塊是一個集體,再就是一個國家,家風好了,民風就好了,國家也就好了。我覺得,家風重要的一個字就是孝,父慈子孝,這個家庭就很和睦,與鄰裡關係搞好了,一個村的風氣就煥然一新,其實,看著道理簡單,但真正去做好了,才能感受到它帶來的好處。
  問:在您看來,應該如何去傳承家風?
  李周娃:身為父母,不但要口頭教育孩子學好向善,更重要的是自己應該先做到這一點,做給孩子看,這是一種無聲的但卻是最好的家庭教育。
  2012年夏天,我得了一場重病,錢花了不少,病卻一直沒好,當時我就想著不治了。但為了讓我治下去,小兒子堅持守在我身邊,晚上陪我聊天,睡在病房的過道上,白天就背著我來回檢查看病,孩子還特意請了一名心理醫生,每天給我疏導心理。那會兒,我就想起了我的母親,老人生病時我也是這麼背著她的,說實話,這就是一輩人傳一輩人。
  問:請用一句話總結自己的家風。
  李周娃:做好人,做好事,懂得感恩。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李鵬勛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洛陽市退休職工李周娃 好家風能結出好福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73tildb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